豬場限位欄廠家為您提供一個較為合理的養豬日常管理方法:
1、哺乳仔豬
①保溫防壓。哺乳仔豬適宜溫度:1~7日齡為32℃~28℃,8~35日齡為28℃~24℃,舍內溫度控制在18℃~22℃,相對濕度50%~70%,保持空氣新鮮。仔豬應設有保溫箱或保溫室,并在保溫箱底或距保溫室底30~40厘米處掛一只250瓦的紅外線燈泡。同時做好仔豬護理工作,并在分娩欄內安裝護仔欄。
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乳頭。仔豬生后1小時內要人工輔助吃足初乳。生后2~3日齡內要固定好乳頭。固定乳頭以自選為主,個別調整為輔,把初生體重小的仔豬固定在前排乳頭,把初生體重大的仔豬固定在后排乳頭。
③補鐵與過仔并窩。仔豬生后2~3日齡內,肌肉注射鐵制劑,每頭劑量百~150毫克鐵。泌乳母豬每頭哺仔10~12頭,對窩產超過12頭或不足7頭的仔豬按先產的仔豬往后產的母豬過仔的原則,把過哺的仔豬過給產期相差不超過3天、產仔少的母豬代哺。仔豬過哺前必須吃足初乳。對產仔過少的母豬,可按過仔的原則,將兩窩仔豬合并1窩,由一頭體質好。乳量充足的母豬哺育。仔豬并窩前必須吃足初乳。
④開食與補料。仔豬生后5日齡訓練飲水,7日齡訓練開食,至20日齡應全部開食。一仔豬開食后,補喂全價配合料,采用生濕料型(料水比為1:0.5),日喂5~6次。
⑤去勢與斷奶。仔豬生后25日齡去勢,35日齡斷奶。
⑥衛生與消毒。每天清掃圈舍除糞2次,每周舍內通道用2%火堿水溶液或其它消毒劑消毒1次。
⑦疫病防治。仔豬生后20日齡接種豬瘟疫苗。
2、斷奶仔豬
①進豬前準備。仔豬培育舍在轉入仔豬前1周要檢查維修圈舍設備,并清掃圈舍,然后用2%火堿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藥消毒。
②飼養。仔豬入舍后,2周內仍喂給原仔豬料,1周內控制采食,日暖5~6次,自由飲水。2周之后逐漸過渡到肥有前期料,采用生濕料型(料水比為1:0.5),日喂4~5次,自由飲水。
③管理。仔豬斷奶后原窩轉入仔豬培育舍。舍內溫度控制在25℃~20℃,相對濕度50%~70%,保持空氣新鮮。每天清掃圈舍2次,每周會內通道用2%火堿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藥消毒1次。仔豬生后55~60日齡接種豬瘟、豬丹毒、豬肺疫及仔豬副傷寒疫苗。仔豬在轉群前驅除體內體內外寄生蟲。當仔豬在仔豬培育舍飼養5周時轉入生長肥豬育舍。
3、生長肥育豬
①進豬前準備。生長豬肥有舍在轉入斷奶仔豬的前1周,要檢查維修圈舍設備,并清掃圈舍,然后用2%火堿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藥消毒。
②飼養。斷奶幼豬入舍后,采用生干粉料或生濕料型(料水比為1:0.5)。肥有前期,日喂3~4次,不限量飼喂,自由飲水。肥育后期,日喂2~3次,不限量飼喂,自由飲水。
③管理。斷奶幼豬轉入生長豬肥育舍,按豬的品種、體重、體質強弱等相近的原則組群,每群10~20頭。斷奶幼豬轉入生長豬肥有舍后,要及時進行調教,逐漸養成在固定位置排便、睡覺、進食和飲水的習慣。舍內溫度控制在21℃~16℃,相對濕度50%~70%,保持空氣新鮮。每天清掃圈舍和除糞2次,每周舍內通道用2%火堿溶液或其它消毒藥消毒1次。平時經常觀察豬群采食。排糞情況及精神狀態,發現疫病及時隔離治療。當肥豬體重達90~一百公斤時出欄。
更多相關請咨詢母豬產床廠家新鄉市鼎信養殖設備有限公司。